阅读历史 |

第213章、触类旁通(1 / 3)

加入书签

路蕃与魏舒一行还是在野外冻了一宿。

连绵数日的大雪让赶路变得艰难,且他们在洛阳城内耽搁的时间太久了。

不过,还好。

他们二人还年轻,被挑选来当扈从的路家徒附也都是体格健壮之人,所以虽然长夜漫漫难挨,但也没有被冻死冻僵的。

也难免的,待到翌日终于寻来阳渠坞堡后,人人倦色深深、疲惫不堪。

没办法。

荒郊野岭、寒风瑟瑟,他们夜里就没有一人能睡得着的。

得悉消息的夏侯惠,从石泉松林过来,见了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。

他之所以没有让孙娄在城外小宅候着,那是因为觉得路蕃等人不会年前就到来。

毕竟,算算时间,出去任侠的路蕃至快也得暮冬十二月才归家吧?在依他书信中的留言,联络邀约友朋什么的,时间也差不多耗到了年关将近了吧?依着常理,年关都快到了,不得留在家中陪陪父母长辈什么的、待到翌年开春才过来嘛~

哪料到,路蕃竟来得如此迅速,愣是赶在距除夕还有三天的时候就抵达了洛阳呢!

当然了,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。

他连忙让孙娄先去准备好住处、让张立带人去杀猪宰羊,还遣人敲锣召集了阳渠这边的各家徒附佃户过来领肉——唉,都赶上了,就当提前过除夕了罢。

路蕃先让扈从们打起精神来,争取留个好印象后,才将魏舒引见给夏侯惠。

“将军,此乃我友朋,姓魏名舒字阳元。任城郡樊县人,善弓马,性笃粹,不慕虚名且重情义。”他是如此介绍的。言罢了,还躬身作揖加了句,“我胆敢以性命作保,阳元兄好士也,必可裨将军也!”

而魏舒则是从容得多。

虽然对路蕃那句“以性命作保”有些动容。

但他也只是很平淡的对夏侯惠躬身作礼道,“布衣魏舒,拜见将军。”

依着当今世风,以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且还容貌殊美,是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的。

但夏侯惠更看重的,是他的沉默寡言以及从容应对的姿态。

这种气质不管是在军中还是治民,是很容易让麾下与从属欣悦的,若遇上困境时,这种沉稳气度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。

“与君盛为友者,安乃庸碌之人邪?”

夏侯惠步前,先扶起路蕃含笑打趣了句,然后才搀起魏舒,缓颜悦色而道,“陈留路家与我家乃世交,君盛亦是我子侄。阳元既是君盛友人,且不远千里来投,我便不将阳元做外人看,但望阳元也莫嫌我家寒舍简陋,姑且栖身住下。若别有所需尽管说来,切莫客气。”

顿了顿,他不等魏舒作答,又指着不远处路蕃的坐骑谓之,“君盛坐骑,乃我遣人自并州塞外所觅,阳元既善弓马,那我便再让人觅一归来赠之。嗯,阳元莫要推辞,你不远千里而来之情谊,我无以言表,若是回绝了,我便也不敢留你了。”

魏舒张了张口,但想了想又闭上了。

他还真就想着推辞来的。

无功不受禄嘛。

且他如今不过一介布衣而已。

就连桑梓父老与从父都觉得他是個没有出息的人,今被夏侯惠声称将以子侄辈对待,已然铭感五内了,哪敢还受了赠良驹之礼?

只是夏侯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他想回绝的话语也说不出来,只得带着感激后退了一步,再次躬身作揖,“谢将军赐马,舒,必不相负。”

“嘿,都说了莫要客气。”

连忙扶起他的夏侯惠笑颜潺潺,还拍了拍他的背部以示亲近。

旋即,引他们入席就座后,便转身亲自去催促张立等人。

“羊肉还没熟吗?添点柴火!”

“还有,酒呢?快取来,先温上。”

“粟饭蒸好了没?”

“你,还有你,去多取几个火盆来堂内。”

...........

这种不顾身份忙里忙外的作态,落在路蕃与魏舒以及十余路家徒等人眼里,却是一点都不粗鄙,反而人人觉得心里暖洋洋的,感觉自己就算再被冻一宿都是心甘情愿的。

大口啖肉,大口饮酒,大口咽饭......

一番觥筹交错、欢声笑语过后,路蕃等人皆酒饱饭足的前去歇下。

留下了满地狼藉。

夏侯惠招了招手,让管事孙娄带人收拾,且嘱咐张立今日就先留在坞堡这边,以待路蕃等人醒来后介绍坞堡与石泉松林的情况、规矩以及让路家徒附尽快容入等等;随后他才与丁谧安步当车,往石泉松林而归。

距青龙二年结束的第三天,大雪终于停歇了。

但无改寒风萧瑟、万物倦怠,入目皆是银装素裹、林木梨花朵朵开的天地尽皓。

在万籁俱寂中徒步行走,时不时抬头看一眼灰扑扑天空的夏侯惠,心情也慢慢的变得不愉悦了起来。

因为他倏然觉得自己的命理,是五行缺钱。

不然无法解释得通,每每自己才刚增个敛财的营生时,耗钱的事项便会接踵而至!

就如现今多了两个照着将率标准来培养的心腹部曲、十六个健壮厮杀汉的吃穿用度.......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