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31章 细语(1 / 2)

加入书签

王元姬已然有了两个月的身孕。

算算时间,是岁初时怀上的。但家中没有过来人,她自己也不是很懂,便以为近来身体困乏、食欲不振是源于时节改易的关系,故而也没有寻医者来看。

待夏侯惠从军营归来,知她身体不舒适,便连忙请医者过来把脉了才得悉。

喜讯一出,举府欢欣。

不止是王元姬平日里对仆婢们很宽厚的原因,也因为夏侯惠在开心之余,大手一挥让孙娄给所有人都发了赏钱。

也不多,每人就十钱,但岁首、夏侯惠升迁与今日,这都是第三次发了啊~

倒是丁谧稳重些。

在给夏侯惠贺喜的时候,还提出了翌日便将他住在石泉松林的妻儿接过来博昌亭侯府住下,以便照顾与教王元姬一些养胎之事。

也让夏侯惠从欣喜中醒过神来。

在这年头,女人生孩子就是一道生死关卡,而且幼儿夭折率十分高。

看看天子曹叡就知道了。

就连有太医时刻照看着的皇子都难逃一劫呢,更遑论其他人家。

当即,他便寻来了管事孙娄,念念道叨的嘱咐了好些事。

如让他翌日便遣人归去阳渠坞堡寻两三个子女多、经验丰富的妇人过来照看王元姬;如每隔旬日便要请医者过来把脉;还有注意饮食啊什么的。

搞得孙娄都变得紧张兮兮、大气都不敢出,唯恐记漏了什么。

没办法,亢奋与紧张交织的夏侯惠,在叮嘱时时而反复、时而话语颠倒,把即将为人父的作态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倒是当事人王元姬显得从容些。

此时的她脸上荡漾着淡淡的笑容、带着一缕犹不敢置信的惊喜,还有看到夏侯惠与平时判若两人的那种焦灼神情而心生暖意。

“夫君,莫要为难孙管事了。”

先是示意让孙娄离去,她才曼声细语道,“翌日不是要去给阿父贺生辰吗?到时候我再问问阿母就好了。”

她说的阿母是王肃的续弦夏侯氏,嫁入王家后也有儿女了,如何养胎等事情问她最是适合不过。

“啊,我怎么把外姑(岳母)给忘了。”

有些懊恼的拍了拍额头,夏侯惠让孙娄自忙碌去,走过来王元姬身侧坐下,“如此,就依着细君之言,翌日过府问问。不过,细君有了身孕,还能堪马车颠簸吗?若不,翌日我自己过去?”

“嗯夫君此言不妥。”

略略侧身,将头枕在夏侯惠肩膀上,王元姬声音有些慵懒的回道,“今我并非住在石泉松林那边,阿父生辰家宴,哪能不去?翌日让马车走得慢些就不颠簸了。”

“也好罢。”

应了声,夏侯惠将下巴抵在她发髻上,彼此静静的依偎着、感受着将为父母的喜悦。

只是片刻后,王元姬便抬起头来,倏然来了一句,“夫君,我现今有身孕了,先前提及之事,也应是时候了吧?”

对此,夏侯惠眉毛微挑,没有当即作答。

她说的事是纳妾。

严格来说,也不算是纳罢。

因为这个“妾”是她陪嫁过来的小婢女。

依着当今世风,陪嫁小婢只要到了及笄之年,身份就自动转为妾。

而今,她的陪嫁小婢女早就及笄了,但由于夏侯惠一直在外戎马、几乎不居家,故而也让此事给耽搁了下来。

“晚些罢。”

犹豫了片刻,夏侯惠摇了摇头,解释道,“细君,我近来军务繁忙,且应是很快就”

说到这里他就止声了。

但王元姬已然知道了是什么意思。

也不再坚持,只是将头再次靠在了他的肩膀,“夫君大致什么时候外出?大抵要多久才归来啊?”言罢,不等夏侯惠作答,便又连忙加了句,“嗯,若是夫君不便说,那就不要说,就当我没问过。”

“嘿,没什么不好说的,细君也不会告诉他人。”

将她环得紧了些,夏侯惠轻嗅着她的发丝,有些含糊不清,“出洛阳,应是月余之后罢。但夏秋之交后,要赴任很远。至于何时归来,大致一岁的样子,至多一岁半。”

“嗯,我知晓了。夫君在外要看好自身,不用担心家里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还有啊,夫君都是镇护将军了,莫要亲自上阵而让他人笑话没有大将之风了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嗯,届时,我归石泉松林住罢,那边安静些,住着心安。”

“好。”

絮絮叨叨的,王元姬提前叮嘱着夏侯惠将外出征伐的话语。

就是说着说着,她又再次昂起头来,有些期待的说道,“对了,夫君!若不,你先给孩儿起个名字吧?”

先起个名字?

夏侯惠心中倏然有一种似是自己回不来了的感觉

不过他也知道,算算时间,自己确是无法在孩子出生时赶回来,便也笑吟吟的说道,“都不知道是儿是女,届时细君自己看着起好了。若以文才论,细君令我甘拜下风。”

“嘻嘻~”

也让王元姬吃吃的笑了起来,“瞎说!我可做不出《阿房宫赋》来。”

但也没有推辞,待再次伏头过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