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24章 不公(1 / 2)

加入书签

啊,这就归去大帐了?

鹤翼营与先登营不是还没有检阅吗?

早就相互熟稔的乐良与许仪不由对视一眼,彼此都看到了眼中的疑惑,但许仪还微微努了下嘴。

意思很明显,是想让乐良出声询问。

乐良倒也不推脱,反正他与夏侯惠早就熟悉到不拘小节了。三步并作两步跟上,他径直提示道,“将军,鹤翼营与先登营尚未演武。”

“嗯,那子善与许将军先督促将士们演武,晚些再过来罢。”

不料,夏侯惠仿佛没有听出来他言下之意般,只是淡淡应了声便继续归大帐去了。

也让乐良一时无语。

有些木然的看着夏侯惠的背影片刻,才对跟上来的许仪说道,“走吧,正则,将军应是不想干涉你我对麾下的约束。”

为什么?

是对你我很信任的意思吗?

没有什么心机的许仪听了,随意寻了个理由自我宽慰着,在前去督促士卒时还就夏侯惠声称无有将令不可开营门之事说了,“子善,你觉得,将军是不是想效仿细柳营啊?”

效仿什么哦!

你都知道细柳营了,竟不知道周亚夫是怎么死的吗?

乐良没好气的撇了他一眼,“天子除外,你莫给将军招祸。”

“哦”

镇护部大帐。

无需夏侯惠叮嘱,路蕃便很自觉的引着部曲值守在外。

倒是才刚进入大帐的桓禹,似是对观看士卒演武有些意犹未尽,见无有外人在后,便发问了句,“将军何不检阅鹤翼营与先登营?”

有什么好检阅的?

天子曹叡早早就将鹤翼营、先登营组建完毕了,且还让这两个营来约束镇岳营士卒,如此,他还多此一举作甚?

还不如直接卖人情,凸显自己对乐良与许仪的信任与尊重呢!

夏侯惠心中嘀咕了句。

但也知道桓禹仍旧布衣,对仕途上的一些事情并不了解,故而也随意寻了个理由带过,“观兵演武日后也不乏机会,当今之急是先熟悉军中事务。文华,你给彦靖搭把手,将军中每日损耗、积粮与柴薪、兵械多寡、各兵种人数以及士卒轮休等情况梳理下。”

“好。”

对此,桓禹也没有推辞,径直走到丁谧身侧坐下,与魏舒一起分类整理案牍。

他已然得到夏侯惠的承诺了。

如若军中从事中郎之职缺员的话,夏侯惠便表举他出任;且以他的门第与出身,天子与庙堂诸公是不会拒绝的。

甫一入仕,便是六百石起家且还是在中军任职,已经很高了。

所以他如今干劲挺足的。

搪塞过去的夏侯惠,也寻出军中各级将佐的名录,对鹤翼营、先登营的将佐大致瞥一眼便略过,从中抽出镇岳营的名录归来主位坐下细细查看。

名录挺详细的。

不仅对空缺的司马、从事中郎提前留白着,还将所有五百人督、百人督的籍贯、出身以及过往参与过的战事都一一录上,让人一目了然。

也让夏侯惠看着看着,就发现了各人升迁的不公来。

如八位假五百人督,只有六位是入行伍的时间超过五年、真正参与过战事的,且其中有四位戎服十年以上、每每洛阳中军驰援都参与了——或许,这就是预定的千人督罢。

但另外两人的履历就有些过份了。

不仅戎服的时间很短、一直驻守在洛阳京畿,且都是以百人督起家,转迁为五百人督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。

无有功绩、没有履历,他们是如何升迁上

来的不言而喻。

一人唤作郑琉,另一是钱壹,都是冀州魏郡人,且二人名字后面都有“有文才、颇有德行”的评语。

也让夏侯惠忍不住腹诽起蒋济来。

全军识文断字者能有二成就是顶天了,以文才见夸,能不能要点脸啊!

且衡量低级武官的优劣,怎么能以道德作为标准呢?

兵者,凶也。

能不能服众让麾下死力、是否能严守军纪以及上阵时嗜血酣战,这才是率先考量的问题啊

将这个两个名字记下来后,夏侯惠便继续往下看百人督的名录。

这些人就很纯粹了。

有七成都是从什长与伍长等职熬资历升迁上来的,一两成是靠斩首之功擢拔上来的。

剩下的五人,都是甫一入行伍就是百人督。

之所以没有升迁,要么没有功劳、要么没有履历,故而也让楼直变得鹤立鸡群——识文断字、斩首四级、参与过五次战事,且从来没有犯过军律,竟在百人督的官职上呆了十一年!

蒋济的唯“财”是举,已然让洛阳中军的赏罚臧否腐朽到这种地步了吗?

竟是连最基本的以功见拔都罔顾了!

轻轻蹙眉的夏侯惠,将名录搁置在案,执笔点墨分别在郑琉、钱壹与楼直三人名字前画了个圈。心中也开始盘算着,日后要不要寻个机会私下给天子曹叡说声。

不是为了诋毁蒋济。

而是觉得如果不将这种选拔不公的情况扭转过来,洛阳中军的战力将每况日下、灭蜀吞吴的冀望也无从谈起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