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234(2 / 6)

加入书签

能否气冲斗牛 , 为天后所知了 。“

宋之问朝着他拱了拱手 :“ 那我就恭祝元振能够如愿了 。“

郭元振话中所说 , 正是西晋时候的一桩旧事 , 说的是那宰相张华夜观天象 , 发觉在斗牛二宿之间有紫气上冲 , 经由判断乃是宝剑的精气上冲琼零 , 最终从东吴故地豫章城下拮掘出了那龙泉宝剑 。 虽说此剑随着张华身死而再度失踪 , 但剑气直冲斗牛为人所识的佳话倒是流传了下来 , 与那伯乐识得干里马相似 。

只是要让天后能看到他们 , 要跟身高位 , 光做那零落古狱之旁的龙泉剑 , 怕是不成的 , 还需再通晓上位的门路一些 。

郭元振听出了宋之问话中稍有几分敷衍的意思 , 却也并未与他争执 。

在行出了数步后接话 :“ 总归 , 能否让你我二人如愿 , 还要看此次制举了 。 光看武氏的那几人没用 , 还得看看这云集而来的天下英才到底有几多本

宋之问与他一边继续往外走去 , “ 说的也对 。 既是元振当先在国子学中决定下场参与的 , 想来把握不小 , 我还有几个时务策上的问题 , 想向你请教

郭元振朗然一笑 :“ 这倒无妨 , 只是我方才已说过了 , 我是不介意自比为龙泉的 , 若是不能于你有所裨益 , 你可不能怪我 。“

“ 龙泉如何 2“

郭元振想都不想地答道 :“ 自是一一虽复尘埋无所用 , 犹能夜夜气冲天

他忽然停住了声音 。

方才他已经和宋之问彼此交换了志向之说 , 若是宋之问的话 , 根本无需有此一说 。

这是另外一人发出的问题 , 还是一个女子的声音 !

他当即拿眸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 , 就见一架看似寻常的马车正自此地经过 , 可这张掀帘露出的脸 , 郭元振身在国子学进修之时却曾经见过 。

或许正因这帘幕遮拭的阴影 , 尤为分明的正是她略显锋锐的剑眉与下面那双清明冷洪的眼睛 。

郭元振连忙低头行礼 : “ 草民参见安定公主 。“

李清月挑着车帘打量着这两个年轻人 , 尤其是在她面前的这个 。 “ 虽复尘埋无所用 , 犹能夜夜气冲天 …... 好志气 ! 不过一一 “

“ 我看还是红光紫气俱赫然地出现在金榜之上为好 。 此次既是凭本事说

话 , 何必担心被埋没于乡里 。“

郭元振垂手称是 。

「 那我便期待你的好消息了 , 走吧 。 “ 李清月放下了车帘 , 任凭行进中的马车很快将那两人抛在了后头 , 也并没有去管她这句突如其来的插话 , 到底对郭元振和宋之问造成了何种影响 。

她回头就对上了澄心的目光 , “ 您很看好此人吗 2“

被安定公主特意搭话的人 , 好像还真没见到过几个 。

虽然她在约摸两个月后就要重新起行 , 但这不妨碍她这个 “ 大管家 “ 将人名先给记下 。 何况 , 她现在得赐予姓氏为武 , 更要对得起公主对她最为特殊的厚待 。

这份意图简直不要太清晰地写在了她的脸上 。

李清月噗啪一声就笑了出来 :“ 倒也不必这么认真 , 我只是在看到他的时候想到唐休环了 , 觉得这个考生可能会很合主考官的胃口 。“

已过年底朝集使审核官员政绩的时候了 , 官员的调度自然也已随即下达 。

除却段宝元还朝 、 接任大理寺卿外 , 唐瑶因在宣州就任期间大力整改江淮冶铁 、 种植 , 在旱灾之中表现也尤为出众 , 行将被调回中央 , 接替戴至德出任户部尚书 。 也便理所当然地因天后要把控整个科举考场 , 出任主考官之一 。

以唐璋的履历 , 确实够这个资格了 。

不过当李清月朝着方才那人看去时 , 便难免想到唐瑶当年的样子 。

郭元振和唐休琪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些相似的 , 比如说这份自知才干终究能被发掘之时展露在外的野心 。

那么希望 , 他也能在随后的制举中拿出应有的表现 。

李清月暂时没空和一个考生往来 , 她现在要忙的事情还多 。

正值月初 , 她在敲定了对手下诸人的安排后 , 便随澄心前往了四海行会 , 对此地的产业情况做个例行的查阅 。

「 早两年间还是辽东那边的金矿投入过来的支出居多 , 这几年里的商贸进项越来越高了 。 “ 李清月翻了翻今年的结余 , 在脸上露出了个满意的笑容 。

同在她手下办事的回纶商人葛萨没将产业合并到四海行会之内 , 但两方之间的合作一直很密切 。 现在又有卓云出任北庭都护 , 为西域商路保驾护航 , 不怕葛萨这家伙翻天 。

葛萨那边拿着酒水贸易的大头 , 四海行会本身则运作着广州奇珍 、 辽东新米 , 还有水力纺织 、 新型鞭皮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