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98章(2 / 7)

加入书签

年内 , 都不会缺少土地 。

辽东新米的品质 , 更是让这免除赋税能带来不少的利益进项 。

更别说 , 安定公主从不克扣下属的战功 , 早在百济被平定的作战中就已广为人知 , 在这两年间陆续被驻扎泊江的士卒灌输给高丽百姓 , 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 。

跟随庞飞鸾北巡于鞠善部领地的士卒 , 也是肉眼可见地一天天健壮了起来 , 若要在今年扩招兵马 , 这些人就会是最好的招牌 。

所以庞飞鹃很快地答应了下来 :“ 我明白 。 等大都督下次来到辽东的时候 , 我会让她看到驻军的长进 。“

不仅仅是这些驻军的长进 , 还有她自己 。

庞飞草不想让自己步上父亲兄长的后尘 , 也不想落后安定公主与阿史那将军太多 , 便将自己在辽东的一次次小规模作战 , 都当成了生死攸关的大事对待 。

安东都护府长史李谨行与同在此地的沙叱相如 , 也都成了她咨询作战方略的对象 。

不知道等到真正参与到更大规模的战事之时 , 她能否向公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。

「 不仅仅是驻军 ,“ 卢照邻又道 ,“ 按照公主的意思 , 还需要从辽东百姓中选出两批人 , 一批在泊沥港口再打造一批航船 。 到时候 , 熊津大都督府那头的船只主要用于作战 , 这边的航船还是以商贸为主 , 兼顾作战之用 。“

其实在两年前的三四月里 , 熊津大都督府那边就新完工了一批海船 , 可当时安

定公主的要求 , 只是要让这些船能够往返于熊津和中原泗海 。 现在有了澄心前往广州做出的考察 , 辽东新米的产量也因实封两干户的缘故 , 会在今年再迎来一批增长 , 那么原本的船就有些不够了 。

在李清月的这封来信中专门提到 , 干脆将熊津和泊沟的造船业做个划分 , 前者专攻战船 , 后者主营商船 。

但为了避免沿途海航之间商船可能会遮到劫掠 , 这个商船也不能真只有运货负载的功能 , 得装载一些武器在上头 。

沙叱相如接话 :“ 也就是说 , 我们不仅需要选出一批人来造船 , 还需要再多训练出一批商船水手 。“

“ 对 , 但这些人 , 可以不拘泥于全部在本地寻找 , 也能往熊津与平壤募工 。“

“ 我知道了 。 “ 沙叱相如点头 。

他可以确定 , 安定公主对于他和同样来自于百济的黑齿常之 , 显然有着不同的培养路线 , 但相同的是 , 对他们二人给出的信任都并不少 。

他知道泊江境内暗中拮掘的金矿 , 知道公主组建商船战船与水师之事 , 那么具体要往戌卫内官的方向发展 , 还是要往水师将军的方向发展 , 恐怕正是公主在今年给他的选择题 !

他会先将公主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完 , 然后谨慎考虑此事的 。

“ 另外一项工作 , 阿左应该知道了 。 “ 卢照邻转向了下一人 。

“ 是养信鸽的事情 ?“ 阿左说的是个问句 , 但话中的笃定意味却不少 , 谁让这不中应该没有第二个可能了 。

「 不错 , 就是信鸽 。 “ 卢照邻答道 ,“ 去年越冬之前 , 辽东的狩猎队伍已经捕获了一批能适应北地气候的鸽子 , 要如何将其驯养成信鸽 , 就看你们从广州海路上带来的方法了 “

“ 公主的意思是 , 在泊池 、 平壤 、 泗汲城以及熊津大都督府的最南端建立四处驯养信鸽的哨站 , 由你前去联络大都督府长史置办 。“

这其中最为特殊的一处 , 无疑就是南部海岸上的这个哨站 。

别看李清月将新罗王给镇压得明明白白 , 要让对方时刻留意住倭国的动向 , 并及时将消息传递到刘仁轨的手中 , 依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。

这种涉及领土争端的事情 , 还是该当自己来办 !

现在既要驯养信鸽为传讯手段 , 便将其一并用在此地好了 。

‘WY, “ 卢照邻忽然朝着同在此地旁听的祚荣开口 , “ 公主的意思是让你也跟着一起养信鸽 。“

“ 啊 ? “ 祚荣茫然拙头 , 不知道又有自己这么个小孩什么事情 。

卢照邻一愚到信上的内容就有点想笑 。 按照公主的说法 , 既然在原本就对这靳鞭部出身的孩子进行的文化教育中 , 就已能看出他的天分 , 难保将来不能成长为左膀右臂 , 那就再对他做一点特殊的训练吧 。

驯养信鸽显然是个需要沟通能力与耐性的活计 , 比起种地砍柴 , 自然要更适合用来打磨祚荣的心性 , 将他隶属于鞅鞭部的野蛮脾性也给潜移默化地改变掉一些 , 也更符合他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体力负荷 。

不过这其中的有些话 , 大概不适合直接对祚荣明言 。

卢照邻想了想 , 解释道 :“ 公主觉得得先从小事对你委派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