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六十章动乱骤发,李斯甩锅!【求收藏追读】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李斯看着王绾呈给嬴政的竹简,久久无法言语。

嬴政坐在书案后,静静地注视李斯,直到他合拢竹简,才淡淡地问了一句:“如何?”

“吾不如老丞相也!”

李斯喟然一叹,身体仿佛被掏空了似的,肩膀也随之垮了下来。

他本以为自己高瞻远瞩,深得帝心,走在了所有人前面,没想到竟败给了王绾。

比起王绾的三省六部制,三公九卿制是如此的简陋。

难怪公子昊会说,郡县制不完善。

以如今的三公九卿制,配上郡县制,肯定会出问题。

而若配上三省六部制,郡县制将会趋于完美。

由此可见,王绾坐任丞相之职,实至名归。

只是.....

他为何现在才提出来?

三公九卿制在覆灭六国之前就已经开始搭建了,如今已然成为国朝的集权框架,若是早点提出来,又何必折腾至此?

想到这里,李斯眉头微蹙,疑惑不解,抬头看向嬴政时,却发现嬴政满脸笑意,嘴角隐隐挂着一抹戏谑。

嗯?

不对!

不对劲!

以老丞相的秉性,若真有此等良策,不可能不率先提出来。

那么......

想到某件事,李斯恍然点头,目光逐渐清明,与嬴政相视一笑:“陛下得此麒麟子,乃我大秦之福也!”

嬴政闻言,顿时收敛笑容,没好气的道:“什么麒麟子,就一逆子而已!”

“呵呵。”

李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,没有多言。

有些事,心里知道就行,提出来就没意思了。

嬴政瞥了眼李斯,又道:“廷尉觉得此策可行?”

“可行!”

李斯点头道:“若陛下推行郡县制,再加上这三省六部的官制,能极大的提高行政效率,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统治!”

“那你有没有想过,若采用三省六部制,我大秦便没有丞相了。”

嬴政平静地道。

三省的分工,主要是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。

而三省官员的品级较低,这就削弱了相权,加强了皇权。

对于皇帝来说,自然是好事,但对臣子来说,却不是好事。

可当嬴政的话音刚刚落下,李斯的脸顿时红了:“陛下这是何意?!”

“其实不瞒你说,方才老丞相前来向朕辞官,有意让你担任丞相之职!”嬴政笑了。

“老丞相糊涂!”

李斯肃然喝道。

嬴政笑着摆了摆手:“有自知之明是好事,但目下丞相,还得由王绾担任!”

“陛下圣明!”李斯长舒了一口气。

嬴政看了他一眼,又淡淡地道:“重臣担当高位,既需要才能,也需要情势,如今国朝革新,正是吾等君臣戮力同心之时,爵职之分,何足道哉?”

“陛下所言甚是!”

李斯正色附和道:“只要能为国效力,担任何种职位,都无妨!”

“好!”

嬴政扣案一笑。

李斯也坦然笑道:“其实这三省六部制,真的很不错,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布皇帝诏书,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,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;

六部各司其职,堪称一绝!”

“而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令和政令,如果门下省发现不符合皇帝的意思,或是不可行应驳回。

尚书省只负责执行政令,无其他权利。

三省互相监督,互相牵制,能避免丞相府权柄过大,出现吕不韦那种权臣!”

“丞相所言甚好,这是朕期望的集权治!”嬴政奋然拍掌:“分工明确,能提高国政效率!”

李斯淡淡一笑:“想来陛下应该清楚此策的困难了,我大秦没有那么多官吏,当务之急,是大开仕途!”

“此言有理。”

嬴政点了点头,又望向李斯:“廷尉可有好主意?”

李斯想了想,道:“臣觉得,博士宫那群博士,不是不可以用,另外,公子昊提出的考核入仕,也可以颁布诏令,让天下贤才来咸阳考核,择优录取!”

“当然,功勋子弟,皇族子弟,只要才具尚可,都能参考!”

“陛下也无需担心他们坐大,待新儒学推行,国朝会培育更多的人才,逐步替换他们。”

“善!”

嬴政眼睛一亮。

李斯又若有所思的道:“如今六国之地,还处于战时管制阶段,大多郡县主官,都是将军兼任,六国旧吏辅弼,有些地方,甚至还未设立郡县,直接由将军管制;

在新选拔的官吏到任前,不可盲目松懈,以防六国余孽,边境蛮夷作乱,至少要这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