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8章 文物下西洋(1 / 3)

加入书签

故宫的事,争议总是那么多;前阵子,马衡馆长收到了一封信,是中国驻英公使写来的一封信,拟在2年后(1936年)在伦敦举办一场中国艺术电影展览。虽然双方政府都承诺保证沿途和返程,故宫文物的安全以及补给;可是社会争议还是很大。众口纷纷,如《申报》整理,显然国人和文化节对于这次英国的展览邀约,意见很大:

“故宫古物如今出了紫禁城,又准备出国了?不要忘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事,英国就是劫掠的其中一个列强。”

“承办这次展览的人本来就是个文物贩子,伯希和和斯坦因,这两家伙千里迢迢来中国敦煌盗取了很多古物,然后贩卖;如今,这两人来挑选参展的文物,这不是又当又立吗?”

“连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入馆后都一律不外出,凭什么故宫的古物经常进进出出的?出了故宫就算了,如今还要出国门,这不是变本加厉吗?”

一时之间,社会上再次舆论纷纷;故宫人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会如此成为社会焦点。犹豫之时,一些留洋归国人士对此次出国展览提出了赞同:只要能取信国人,由中英双方最高当局主持,以重视听;安全补给到位,这外出一趟也未尝不可。毕竟,咱中国乃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让洋人看看我们祖宗辉煌的过去,以勉励子孙后代。

在故宫的例会上,马衡也组织故宫的工作人员讨论筹备英国展览的事情。“我觉得这一趟该走走。”就连一直很少说话的易颖也说,“前阵子,在虹口圣心教堂,那葡萄牙白人,还问我是不是日本人呢。”她这么一说,顿时赢得与会人的一阵侧目。

“我当时就用洋文反驳了,我是中国人。”易颖描述着当时的情形,“结果你猜怎么着?”

不等旁人插口,她就说了:“那葡萄牙人上下打量一番我,然后有点尴尬的说,我还以为中国女人都缠脚呢,看着你不是小脚女人,穿衣又得体,才识又高,我才以为你是日本人,还道了声sorry。”其实,大家都明白,这是外国人的刻板印象,易颖长得又高又有点黑,跟那柔柔弱弱弱的穿着木屐迈着小步的日本女人八竿子打不着。可奈何外国人就是有这样的误会。逗留上海的这段时间,故宫人的心也安定了下来,该开箱继续研究的,就继续研究;该展览的,就继续整理;该清点的,还是继续更加细致的清点;工作之余,来自北平的他们,得自己找些乐子;易颖到了虹口圣心教堂帮忙,一开始,她也是很诧异,一个来自美国的教父饶家驹神父,居然如此的博爱,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钱,持续为难民孤儿施粥;深受感动之际,易颖也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圣心教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,也得此机会认识了一些信徒。

欧阳远他们也叹了口气:“近百年来,中国羸弱,备受欺凌;中国人的形象也被妖魔化,不是那缠足的女人,就是那抽大烟的男人;就连那远渡重洋学习的中国人,在外都抬不起头来。也许咱故宫真的得在这一趟充当文化使者的职能,让世人看看,咱祖宗从殷商、春秋、战国到宋元明清的文化结晶。“

“咱也出去看看那大千世界。“罗璇说。

这次内部会议后,得到政府的承诺,一场上海的预展就红红火火的办了起来;在那场预展中,国人能一睹为快。“所谓预展”,那便是做一个预备的意思;用上海的场地和观众来模拟英国的场地和观众。对于上海观众而言,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,只需一张去兰心剧院的票,便能看见北平的文物,一时之间蜂拥而至。

预展过后,这些本藏于深宫的文物开始了一场长达3个月,形成3万余里的长途国际旅行;按照中英双方的约定,由英国拍军舰护航,开箱等工作则是由中国人亲办。于是,朱茗、易颖他们作为工作人员,而宪兵队也挑选数人作为护卫兼职搬运,准备踏上萨福克军舰。

看着虹口码头这艘排水量达3万余吨的铁甲舰,还有舰上的攻击炮和护卫炮;站在码头上,成颖陷入了沉思。码头上还有其他人,纷纷对这艘海上巨舰侧目。

朱茗从他的身边走过,也许是读懂了他眼神中的落寞:“35年前,你我都还没出生呢,英国人就是坐着这些战舰远渡重洋来劫掠我们的。“也许是八国联军侵华的事,对于子孙而言,尚且还有阴影。

成颖则陷入了自己的情绪,神色中夹杂着落寞和震惊,嘴巴微张:“这么大的铁甲舰,我还是第一次见;我还以为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时用的舰队,就已经很先进了呢。“说着,他扭头看着朱茗,”如果北洋海军不是在1895年全军覆没的话,情况会不一样吗?“通过书籍,他读了一些近现代史,还是没有读透。

朱茗看着眼前这艘海上巨无霸的模样,偌大的风浪对它而言,不过水花而已;万里征途,不过就是指日可待的路程而已;喃喃自语:“哦,对啊,以前我们的定远舰和镇远舰也是当时先进的铁甲舰,就是落败给了邻国而已;后来的重组的巡洋舰,也在八国联军庚子战争中被击败。“说起这些,朱茗的心中也是一片的凄凉,唇亡齿寒,没有强大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