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0314章 倒霉的宿命体(为白银盟暖阳1314加更24/50)(1 / 3)

加入书签

当阿大的右手被尸棺中的金尸束缚住时,一缕乌寒剑光继而从尸棺的另一侧破开一个大洞,只见一柄锈迹斑斑的长剑直袭阿大而去! 在剑尖显露的刹那,剑身一抖已化作十八道剑光,冷冽的剑气更是覆盖了阿大的全身要害! “一炁化三清......” 站在秦凡身旁的张孤尘低声道。 “一气化三清?” 秦凡脸上多了无数个问号。 “这是道域的一门上成剑术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以一瞬连刺二九一十八剑,每一剑却是一分为三。” 张孤尘解释道。 秦凡暗松了口气,敢情是重名了,随即其眉头一皱道。 “这具金尸是道域的人?” 张孤尘点了点头,此刻他的神情格外凝重,好像心中已经有了答桉。 就在二人交谈的功夫,阿大单手合十,其威严凶戾的面容瞬时变得无比祥和! 而其周身漆黑的魔气与耀眼的佛光交相辉映,一道道卍字印不断浮现! 面对那汹涌如潮的可怖剑气,当黑暗降临之时,便有漆黑色掌力化作无数流星向其轰击! 当光明初生之刻,又有浩荡佛音泯灭四方剑意! 光与暗不停切换,一切都彷佛沉沦殆尽! 如来魔掌·魔光初现! 二者的交手让尸棺破出无数小洞,直至一声炸响,沙尘覆盖苍穹,迷雾将天地遮掩,阿大从中倒飞而出,其健壮的右臂却有一道触目惊心的剑伤! “要出来了吗?”秦凡挑了挑眉,同时他注意到另一侧,面对鸠达摩的火焰刀气,月飘零以掌劲所化的天外银龙已将其吞噬! 随着一道道阴冷的月光浮现在月飘零的脚下,只见其轻轻一踏,身形以近乎精神力都无法捕捉的急速向着鸠达摩奔去! 当二者距离只有几步之距时,月飘零当即跃至高空,居高下击,震耳欲聋的龙啸之音响彻天地,而威武霸道的盖世掌力也将鸠达摩轰向地底! 降龙十八掌·飞龙在天! 扬起的尘土被二者随意的一挥尽皆抹去,只见鸠达摩嘴角流淌着墨绿色的鲜血,滴答,滴答,落到地面时又发出被毒液腐蚀过的声音。 “他的血......” 秦凡目露遗憾之色,这一次端掉冥尸教,他也是为了借此冲一波等级,随着预选赛结束加上这段时间玩家们疯狂的肝任务,他这个月的经验额度也都转化成了本源点。 而看着余额二百多万的本源,他本想一举突破到大宗师中期,但接下来的一个提示让他懵了。 【是否花费1000000本源点进行一小时的参悟?】 对,没错是一百万,虽然秦凡早有预料当自己突破大宗师后,主修功法所损耗的本源点也会直线上升。 可特么从十万跨越到一百万是真尼玛离谱! 要知道自己上个月搞风搞雨,才拿到了三百九十万的经验额度,就这样还不够四个小时的量! 所以他明白自己要改变修炼战略了,指望天道开挂还是慢了点,唯有吸吸吸才是王道! 随即秦凡的目光看向尸百行,这是一个大宗师圆满,与黑十三和黄天鬼相媲美的顶尖高手。 然后他的视线又移向骆千魄和穆万程,这是两个大宗师后期。 吸完他们再利用本源点巩固根基,果然这才是正确的修炼方式! “只可惜......” 秦凡的目光在鸠达摩身上停留了一瞬,作为佛土正统的炼体高手,此人的气血之力应是在场所有人之最。 但因被冥尸教长期操控的关系,一身血液混入了大量尸气,如今连鲜血都变成了墨绿色,比起之前的水涅生而言,更是人不人鬼不鬼的。 若用个不太合适的比喻,大概就是泡了辐射水的过期食物,吃了要么拉肚子拉到死,要么直接嘴一抽就死过去了。 随即秦凡再次将视线放在那第二具尸棺上。 此刻这尸棺已经破成碎片,随着烟雾消散后,一个身穿黑白道袍的英俊男子从中走出。 其眉心有一点朱红,他的脸上虽也是被尸气长期侵蚀的青白色,却难以掩盖那仙风道骨的独特气质。 “果然是他。” 张孤尘叹了口气,语气里颇有些惋惜之意。 秦凡默默翻了个白眼,你这边就别果然了,赶紧科普吧。 张孤尘或许也是感受到了秦凡的不满,干咳一声道: “王知明,道域的一个顶尖高手,但因其行事作风较为叛逆,所以并未被道神宫接纳,而于七十年前,他孤身前往北蛮疆域后失踪。” “行事作风较为叛逆?”秦凡挑了挑眉,随即其脑海中开始回忆王知明这个名字。 “嗯,道域主张道学,讲究的是清静无为,可王知明的江湖气太重,且对大玄皇朝的认同度太高。 他之所以加入道域,为的是学得一身本领,然后铲除北蛮联盟。 听说他的家人是被那些蛮子所杀,所以对其极为痛恨。” 张孤尘回答道。 “这算不上叛逆吧,不,他应该是在道域中发现了什么......”秦凡的眼中多了一丝兴趣。 随着忘忧鬼市成立后,他首要做的就是借助几方势力的底蕴弥补情报上的不足。 因此让他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。 北蛮十大王族之首的白泽部落,其姓氏是玉,玉凰心的玉,也是大玄皇室的玉! 一开始秦凡猜测过是不是这两方势力在瞒着天下人互相演,但很快这个结论就被他推翻了,因为自己能调查到这点,其他顶尖势力同样能。 而这些年下来,双方积累下的仇恨已经是事实,不是到时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可以揭过去的。 但若这件事宣扬出去,再经过一些刻意扭曲,恐怕会对很多有志之士造成严重的打击。 刚刚通过张孤尘讲述的信息,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